站在广州白云站上盖的粤胜广场俯瞰最专业正规配资平台,高铁轨道与时尚产业同频共振,跃动着千年商都的城市脉搏。广州白云站开通一年多以来,白云区石井街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
聚势、赋能、共赢。3月18日,为进一步推动石井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,促进辖内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间交流合作,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商圈年会盛大启幕。
白云站上盖粤胜广场。
石井街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“轨道上的超级枢纽”,辖内的白云站年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;也是广州时尚之都的核心战场,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链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;更是广州城市更新的主阵地,罗冲围潭村片区城中村改造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,重构“产城人”融合发展新范式。
3月2日,《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,明确了白云区“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、山水智慧城区、港产城融合发展区”三大发展定位。这意味着,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综合枢纽之一,白云站将在全市全区的发展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。
以流量池催生财富场,以新空间孕育新生态。“枢纽+产业+空间”三重势能在此叠加,白云区石井街正奋力书写广州“老城市新活力”的时代答卷。
以枢纽之名
叩响城市跃升强音
石井,自古便是枢纽之地,交通要塞。石井古镇是内地从内河水路进出广州的门户,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赋诗,诞生了传颂至今的贪泉故事。早在1800年前,大集市石井圩已是远近闻名。
白云站的建成使用,再次以超级枢纽之名,叩响了石井街城市能级跃升的强音。
广州白云站。
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,白云区以11台24线的站场规模,向北衔接白云国际机场,向南贯通广州站,向东辐射白云新城,构建起“空铁一体”的超级枢纽。当高铁轨道如动脉般延伸,石井街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贸集散地,而是成为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超级交汇口。
最新获批的白云区2035国土空间规划,确定了“三轴两带三区”的空间格局,为石井街勾勒出更为壮阔的蓝图。
先看东西向发展带——“国际时尚消费带”重点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际交往和时尚商贸功能,以“黄金三角”商圈(白云新城商圈、白云站商圈、广州站商圈)为核心,打造汇聚高端现代服务与国际消费功能的国际时尚消费带。
再看南北向发展轴——“数港融合发展轴”积极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,以白云湖数字科技城、湾区新岸等重大平台为核心,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“两业”融合发展。
白云区国土空间规划图示。
石井街的区位极为独特,地处“一轴一带”的交汇点,既镶嵌在"国际时尚消费带"的黄金走廊,又矗立于"数港融合发展轴"的科技动脉上。
白云重构空间格局带来的战略利好,有望将石井街推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口:从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,蝶变为链接全球时尚资源与数字经济的枢纽。
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叠加,更是产业生态的化学融合。石井现有2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,100万平方米园区、150万平方米专批市场集群,恰似一个巨大的“反应堆”,能够将“国际时尚消费带”的商业流量与“数港融合发展轴”的技术能量进行重组。
历经二十余年深耕,石井商圈已发展成为广州最重要的服装批发商圈之一,近2万名时尚精英在此逐梦,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。可以想象,未来当服装设计师在T台上展示新作时,背后的数字中台可能正在实时分析全球流行趋势;当批发市场的商户打包发货时,智能供应链系统已自动匹配最优物流方案。
以转型之姿
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攀升
眼下的石井商圈,发展蹄疾步稳,成绩令人振奋。
在白云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石井街紧紧把握广州时尚之都及西岸滨江活力区重大发展契机,2024年经济发展位居全区前列,新增“四上企业”36家,总数突破200家;专批市场方累计投入10亿元完成近40万㎡外立面升级改造;欣凯科创园、运达广场等10余个时尚园区拔节生长;广大时尚中心、国大兆丰壹号等28家专业市场蓬勃发展汇聚超800亿元年交易额。
石井街的根基在商贸,未来在创新,关键要向产业链“微笑曲线”两端攀升——通过强化原创设计与品牌营销,突破传统流通环节的附加值瓶颈。
去年,在石井服装商圈的核心地带,崛起了一座专业市场新地标——兆丰壹号。漫步其中,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金属质感与工业风的时尚殿堂。开阔的中庭极具视觉冲击,六层楼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。
兆丰壹号。
“从前,这里就是一幢废弃建筑。”广州市大地控股集团董事长、广东省漳平商会会长陈铭提到,“随着白云站的落成和石井街作为时尚之都核心启动区的定位,这个项目迎来了新生。在上级领导和张村经济联社的推动下,国大集团抓住了机遇,通过竞拍成功获得了这个项目,并将其打造成为今天的兆丰壹号。”
兆丰壹号的诞生,是石井商圈从“空间载体”向“价值平台”转型的注脚。项目设置了严格的招商门槛,重点引入具有原创设计能力的品牌商户,构建起以设计驱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。
铭汇世家男装的老板朱祚铭对此深有感触:“白云站开通了,加上石井本身就是广州最大的服装市场之一,我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服装商户搬到石井商圈发展。但要建设好时尚之都,商家就必须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品质标准,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。”
在庆丰,云汀汇创意园即将投入使用,又将是石井时尚产业升级的范例。这个由白云区和福建长汀合作打造的项目,总投资6亿元,规划建筑面积35.15万㎡,涵盖智慧办公、时尚创意、云仓展储等多功能区。石井街党工委统筹谋划,通过对15处集体资产的连片整合,庆丰联社党委在全区首创“园区整体打包租赁”模式,不仅实现了资产价值的倍增,更推动了产业生态的质变。
云汀汇。
云汀汇的运营方介绍,项目通过双城联动机制,引入全链条产业资源,“我们不仅要打造采购中心,更要成为时尚创意的策源地。”
去年以来,石井街严格落实时尚类企业、规上企业、产值年度倍增计划,时尚类产业产值实现稳步提升。截至目前,该街时尚类经营业户4570个、时尚类企业超2000家,其中产值超亿元的“四上”时尚企业11家。
今年内,石井街将对辖内的21个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,以实现差异化发展。同时,石井街还成立了广州时尚之都商圈大党委,旨在整合区域资源,推动时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引进和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和时尚品牌。
以颠覆之力
重构“产城人”融合新空间
“地铁坐到头,回到村里头”,是目前石井街潭村的真实写照,与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形成较大反差。
城中村改造事关城市的发展、牵动群众的幸福。眼下,广州正抢抓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历史机遇,加力提速推进城市更新。2025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全年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,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亿元以上。
白云站板块效果图。
势所必行,顺势而为。过去一年,石井街向空间要潜力,以“拆治兴”组合拳积极稳妥推进罗冲围片区潭村城中村改造,完成交地215亩、支付5亿元、拆卸4万方、腾挪连片产业空间3.6万方,同步推进安置房建设、教育配套和产业导入,为未来经济发展蓄足空间动能。
腾挪出的3.6万方连片空间,将成为石井产业突围的战略发展带。这里既承接着城市更新释放的土地红利,更孕育着新经济的破土密码。站在新起点,石井街将聚焦三大产业方向,以更大格局、更实举措推动“产城人”深度融合。
聚焦时尚产业,以政策赋能、市场聚力,推进时尚产业载体3.0版建设,构建“理念-场景-供应链”全链条时尚生态,通过发布潮流指数、建设设计师孵化基地、举办招商推介会等,让创意与产业共振,三年内实现新增90家时尚类四上企业,推动产值突破110亿元,助力打造绿色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、国际化的时尚之都。
广州时尚之都效果图。
聚焦健康产业,以白云站枢纽为核心,通过留用地开发、国有地块出让等举措,携手鹏瑞利打造国际大健康医养城,让医疗资源与城市功能无缝衔接,这座产城融合的标杆,必将成为白云健康产业的新旗帜。
广州白云站。
聚焦文旅产业,以石井河为纽带,建设“一河两岸”文旅示范区,结合非遗、现代科技、生态及多元业态,打造集观光、休闲、文化、时尚消费于一体的石井岭南风情文化创意街区,实现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激情碰撞。
城中村改造不仅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,也是产业生态的再造工程。今年,石井街将坚持“安置先行、公配优先”的原则,以罗冲围片区改造为契机,完善交通、物流、会展等配套功能,为白云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村”的蝶变,成就了“城”的发展。“拆”“治”“兴”三部曲,本质是空间价值的再发现。当土地释放潜力,当空间注入内容,当“产城人”形成共振,曾经的洼地将发展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样本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谭超
摄影:阳雄志 石建华 谭札烽最专业正规配资平台